2024年上海交通发展报告:实有小客车613万辆 浦东机场旅客中转率15.7%

2025-04-10 16:57:55 来源: 澎湃新闻 阅读量:

  4月10日,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发展研究院发布2024年年度上海综合交通发展分析报告。

  报告显示,2024年上海两大机场完成航空旅客吞吐量1.25亿人次,同比增长29%,并创历史最高。在跨境团队游、单向入境免签等国家政策引导下,上海两大机场出入境旅客达到3502万人次,较2023年成倍增长。浦东机场中转旅客达到1206万人次,旅客中转率15.7%,超越东京成田机场(9.5%)和首尔仁川机场(10.5%)。

  报告提及,更新置换政策推动小客车号牌结构优化,整体保有增速放缓。截至2024年底,上海实有小客车约613万辆,同比增长0.7%。其中,市区号牌252万辆,新能源号牌146万辆,沪C号牌110万辆。中心城拥堵形势依然严峻,快速路工作日早、晚高峰时段平均道路交通拥堵指数同比分别上升11%和8%。

  此外,2024年,巡游出租车日均载客39.1万车次,同比下降4.0%;网约车日均载客157.9万车次,同比上升12.8%,占到出租车总载客车次的80.2%。公共汽(电)车日均客运量299.9万人次,同比下降1.1%,为顺应公交客流需求变化,公交车型向小型化发展,已投放超200辆中小型公交车,同时定制线路提供多样化出行服务。

  去年轨交日均客运量1027万人次,同比增长2.4%

  2024年,上海多层次轨道交通网络建设有序推进,轨道交通客流稳定增长,本市轨道交通全网络运营里程增至896公里。2024年轨道交通全年日均客运量(不含磁悬浮和金山铁路)1027万人次,同比增长2.4%。其中,工作日客运量1162万人次/日,同比增长1.9%。客流增长主要源于近期新开通的线路,14号线、15号线、18号线工作日日均客流增量占比超10%。进出城方向客流聚集效应显著,工作日早高峰(7-9点)9号线星中路-合川路站区间、11号线枫桥路-曹杨路站区间、1号线上海火车站-汉中路区间,早高峰小时断面客流均超过4.8万人次。

  其中,市域机场线开通,实现虹桥、浦东两大枢纽之间40分钟内快速通达,开通初期日均客流3.3万人次,平均乘距约31.7km,约71%的客流与两场有关,其中两场间客流0.76万人次。

  公共汽(电)车客运量逐步企稳,定制线路提供多样化出行服务。全市公共汽(电)车日均客运量299.9万人次,同比下降1.1%,约29%的客流接驳轨道交通。为顺应公交客流需求变化,公交车型向小型化发展,已投放超200辆中小型公交车。2024年10月《城市公共交通条例》正式公布,在保障公众基本出行的前提下,鼓励定制化出行服务业务的拓展。针对通勤、就医、助学、文旅等需求,久事公交、浦东公交等均已开设不同需求的定制公交线路。

  网络预约发展模式持续加速,巡游车和网约车出行特征趋同。2024年巡游出租车日均载客39.1万车次,同比下降4.0%;网约车日均载客157.9万车次,同比上升12.8%,已占到出租车总载客车次的80.2%,同比增加2.9个百分点。巡游车及网约车日均每车载客约14次,平均乘距9.5-10km。时辰分布方面,工作日网约车早高峰订单进一步集中,早高峰(7-9点)订单占全天订单的比重同比增加0.6个百分点,达到12.6%。

  轮渡越江功能依然重要,多措并举保障夜间越江。轮渡交通(含黄浦江轮渡及三岛轮渡)保障越江功能,日均客运量7.9万人次,同比下降3.9%。为响应市民夜间非机动车越江需求,复兴东路上层隧道于2025年2月16日起每晚11:00至次日5:00开放电动自行车试通行(机动车及其它非机动车禁止通行),与周边轮渡运营时间相互错开,确保非机动车24小时的安全越江服务。

  小客车整体保有增速放缓,中心城拥堵形势依然严峻

  更新置换政策推动小客车号牌结构优化,整体保有增速放缓。截至2024年底,上海实有小客车约613万辆,同比增长0.7%。其中,市区号牌252万辆,新能源号牌146万辆,沪C号牌110万辆,长期驻沪外省市号牌约105万辆。新能源号牌渗透率进一步提高,转化沪C、长期驻沪外省市号牌更新置换需求,沪C号牌同比减少9万辆,长期驻沪外省市号牌同比减少约10万辆。

  骨干路网扩容增效,停车管理智慧惠民。2024年重点推进北横通道东段、S3公路(周邓公路-G1503公路两港大道立交)工程等骨干路网项目,高快速路总里程达到1126公里。持续实施“停车难”综合治理工程,全年共创建34个停车资源优化项目,开工建设5877个公共停车位,新增2608个错峰共享停车位,有效缓解了一批住宅小区、医院的停车矛盾;积极推进智慧停车场(库)和数字化停车应用场景建设,利用上海停车APP拓展“错峰共享”、“停车预约”等功能;新增一批 P+R 停车场(库)开放运营。

  路网出行需求持续释放,重要节点通行效率显著提升。中心城拥堵形势依然严峻,快速路工作日早、晚高峰时段平均道路交通拥堵指数同比分别上升11%和8%。其中,晚高峰拥堵超过早高峰,中心城快速路及地面道路晚高峰拥堵指数较早高峰分别上升6.0%、2.2%。持续推进道路拥堵点改善项目,深化“精准治堵”策略,局部道路节点运行有所改善。

  至2024年底,电动自行车保有量为1183万辆,同比增加了130.7万辆。 同时,慢行交通路权有序拓展,慢行交通空间品质不断提升。2024年,上海完成慢行交通网络完善工程55项,涉及为既有道路增设慢行通道,建设跨阻隔慢行通道、完善无障碍设施等项目,提升慢行系统连贯性和包容性;“禁非”道路恢复非机动车通行,完成浙江中路(牛庄路-汉口路)、溧阳路(长山路-四川北路)等道路的非机动车恢复通行工作,同步完成标志标线的更新指引。

  机场出入境旅客达3502万人次,浦东机场旅客中转率15.7%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跃上新台阶,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突破5000万标准箱大关。得益于外贸出口重箱、国际中转箱、水水中转量的持续增长,上海港全年集装箱吞吐量达到5150.6万标箱,同比增长4.8%,连续15年排名世界第一。

  上海港口连通度居全球首位,2024年,外贸集装箱吞吐量3442万TEU,同比增长2.1%,占比达到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的67%,其中,亚洲(44.4%)、北美洲(23.8%)和欧洲(18.5%)航线排名前三。

  上海国际航空枢纽被赋予新定位,航空客货运实现双增长、双进位。2024年,上海两大机场完成航空旅客吞吐量1.25亿人次,同比增长29%,并创历史最高,全球城市排名从第十提升至第三位(与东京并列);完成货邮吞吐量420.6万吨,同比增长11%,全球城市排名提升至第二位。

  在跨境团队游、单向入境免签等国家政策引导下,上海两场出入境旅客达到3502万人次,较2023年成倍增长,连续22年位居大陆地区机场首位。浦东机场中转旅客达到1206万人次,旅客中转率15.7%,超越东京成田机场(9.5%)和首尔仁川机场(10.5%)。

  铁路对外客流不断攀升,枢纽布局优化促进客流均衡化。2024年,上海铁路对外客运量2.59亿人次,同比增长7.2%。随着年底沪苏湖高铁的开通运行及2025年1月5日新铁路列车运行图的实行,上海地区主要铁路客站功能定位同步进行优化调整。

  “轨道上的长三角”再添新动能,区域交通设施日趋完善。2024年,上海在对外综合运输大通道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沪苏湖高铁、机场联络线、轨交17号线西延伸至西岑已于年底开通运营,有序推进沪通二期、沪渝蓉高铁等干线铁路以及上海示范区线、嘉闵线、南枫线等市域铁路建设。G15嘉金段、S16、G50、G228、G318、G320等干线公路繁忙路段和省市对接道路新改建工程有序推动,结合上海大都市圈综合交通规划,深化跨省通道研究对接,省际公路互联互通水平持续提升。(作者:郑浩 陈逸欣)

责任编辑:贺国华

免责声明:中企新传媒网内容来源于本网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知,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阅读

  4月10日,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发展研究院发布2024年年度上海综合交通发展分析报告。

2025-04-10

  市场监管总局今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事业单位和规模以上企业广告业务收入首次突破1.5万亿元,达15464.1亿元,比上年增长17.9%,“十四五”时期以来共增长63.7%,年均增长率达13.1%。

2025-04-10

  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长期面临“融资难”“融资贵”,部分原因在于金融机构难以掌握企业生产经营真实状况,无法对其财务状况和发展前景等作出准确研判

2025-04-10

  3月21日,由广州金融发展服务中心等单位联合主办广州资本市场赋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暨领头羊评选总结大会如期举行,大会同期发布2024年广州最受资本关注、最强科创、最

2025-04-08

  碧桂园(02007.HK)计划对旗下境内债务进行重组,此次调整兑付方案是为制定削债方案争取时间。4月7日,澎湃新闻获悉,碧桂园旗下至少8只境内债券调整兑付方案的议案已获债权人

2025-04-07

  中新网广州4月7日电 (郭军 游智宇 黄瑜楚)据广铁集团6日通报,4月6日,清明假期最后一天,广铁集团迎来返程客流高峰,当天预计发送旅客260.7万人次,同比增加29.8万人次,同比增长1

2025-04-07

热门推荐

推荐阅读

热门图集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电话:0875-2128698 传真:0875-2128698 投稿邮箱:516770808@qq.com 值班编辑QQ:516770808 广告投放:18287516758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营业许可证:530502100020697 ICP经营许可证:滇ICP备13003931号-6 云南网警ICP备案:53050203402011号 中企新传媒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5-2128698 18287516758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滇公网安备53050202000810

技术支持:九龙网

免责声明:本网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