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影视”加速融合 多家企业披露相关业务进展

2025-07-08 16:57:13 来源:证券日报 阅读量:

  本报记者 李雯珊

  见习记者 张美娜

  科技影视作为文化与科技融合的重要领域,不仅承载着文化传播的功能,还在推动经济增长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

  近日,重庆市多部门联合出台《重庆市支持科技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激励政策》,提出培育壮大影视市场主体、鼓励企业来渝生产制作、聚力打造电影电视精品、支持科技创新人才引育、注重相关政策无缝衔接等内容。

  除重庆外,北京此前发布的《北京市科技赋能文化领域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从技术融合创新、文化设施升级、标杆应用落地、生态创新发展等4个维度出发,预期到2027年底,突破一批融合创新技术、实现5项以上重大标志性文化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升级,打造10个以上科技赋能文化标杆应用场景,促进100项以上新技术新产品应用推广,建设一批融合示范基地和产业园区,切实推动文化领域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万联证券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师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相关政策的出台体现了国家和地方对文化及影视产业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扶持,为文化及影视产业发展注入强心剂。一系列政策将有力推动文化及影视产业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助力文化及影视产业实现新突破。

  在政策支持下,叠加技术应用场景加速落地,市场对“科技+影视”“人工智能+影视”的关注度持续提升,近期产业链相关企业相继披露相关业务进展,抢抓市场机遇。

  在上海国际电影节科幻电影周期间,上海电影股份有限公司与松江区人民政府共同打造的“上海科技影都AI创制生态中心”发布了轻量化虚拟制作解决方案等创新成果。

  博纳影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近期在互动平台上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密切关注影视科技发展趋势,高度重视虚拟现实等创新技术在影视内容制作中的应用前景。公司积极遴选优质项目,适时推进VR影视作品的开发,努力为观众带来更具沉浸感的观影体验。

  腾讯音乐娱乐集团近期宣布与中国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TVB)深化围绕大湾区娱乐与音乐方面的全方位战略合作,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聚焦整合多元资源。科技层面,将合力探索前沿技术在音乐影视领域的创新应用;用户生态方面,力求打通内地与港澳地区及海外渠道,实现用户群体的广泛覆盖与互动;影视IP资源也将全面开放共享,为创作注入新活力。

  谈及影视领域企业如何平衡影视项目中内容表达和科技应用,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秘书长袁帅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首先,建议企业构建“技术中台+艺术创作”的协同机制,通过设立跨学科研发团队,将AI算法、虚拟制作、动态捕捉等技术模块化,为导演、编剧等艺术创作者提供“即插即用”的技术工具包;其次,公司应积极与高校、科研机构共建影视科技实验室,重点突破实时渲染、智能剪辑、情感计算等关键技术,并将研发成果快速转化为影视制作流程中的标准化产品。此外,企业应注重技术伦理与艺术表达的平衡,在应用AI换脸等技术时,需建立行业自律机制,避免技术滥用对艺术真实性的损害。

责任编辑:杨艳

免责声明:中企新传媒网内容来源于本网和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知,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相关阅读

  科技影视作为文化与科技融合的重要领域,不仅承载着文化传播的功能,还在推动经济增长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

2025-07-08

  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数字金融”首次被写入中央文件,其重要性日益凸显。为深入落实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持续推动首都

2025-07-01

  据中国人民银行网站消息,2025年6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以固定利率、数量招标方式开展了2205亿元逆回购操作,操作利率1.4%。

2025-06-23

  为深入贯彻落实《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及监管机构相关要求,广发银行以“守住钱袋子·护好幸福家”为主题,组织开展2025年防范非法金融活动宣传月活动。活动期间,广发银行精心策划、统筹部署

2025-06-17

  为持续提升社会公众金融风险防范意识,中信信托积极响应监管号召,以“守住钱袋子·护好幸福家”为主题,在今年6月份组织开展2025年防范非法金融活动宣传月活动。活动期间,中信信托系统性开展金融

2025-06-17

  作为国有大型金融机构,中国人寿扎实推进国寿金融文化建设,并于近期修订形成新版中国人寿企业文化体系。该体系由信条、使命、愿景、企业价值观、经营理念、品牌口号六部分组成,特别是按照“五要

2025-06-17

热门推荐

推荐阅读

热门图集

关于我们 | 媒体合作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联系我们

电话:0875-2128698 传真:0875-2128698 投稿邮箱:516770808@qq.com 值班编辑QQ:516770808 广告投放:18287516758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营业许可证:530502100020697 ICP经营许可证:滇ICP备13003931号-6 云南网警ICP备案:53050203402011号 中企新传媒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5-2128698 18287516758

12300电信用户申诉受理中心 网络违法犯罪举报网站 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12318全国文化市场举报网站 滇公网安备53050202000810

技术支持:九龙网

免责声明:本网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如媒体、公司、企业或个人对该部分主张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网站将迅速采取适当措施,否则,与之有关的知识产权纠纷本网站不承担任何责任。